一是建设“流动党员服务站”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针对社区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实际,成立了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站”,不断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通过开展多类型、多层次教育培训,使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技能明显提高,就业渠道明显增加,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建设“党员责任区”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有效平台。 社区党支部根据党员居住分布情况,合理划分每个党员的责任区域。党员负责责任区内的邻里纠纷调解、环境美化监督、反映群众意见等事项。党支部组建了一支 24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坚持定期开展清扫公共卫生、绿化美化环境、提供便民服务和每年为社区孤寡老人做100件好事等形式为民服务活动,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建设“多功能活动室”夯实党员教育管理基础。 党支部按照“十有”标准建立了集“党员之家”、“妇女之家 ”和“文体之家”为一体的“规范化多功能活动室”。并积极完善活动室教育,通过远程教育完善培训和服务功能,使“规范化多功能活动室”成为了宣传政策、凝聚党心、传授知识、联系群众的综合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