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姚丹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长期照护等,可适当收费,减轻家庭养老负担”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七普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常住人口33.421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7.5316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2.5%。
我市现有养老机构15家,公办敬老院5家,其中县级特困供养机构2家、乡镇敬老院3家;街道级养老服务机构4家;民营养老机构6家。现有村(社区)级养老服务场所191个,包括1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全覆盖)和176个农村幸福院。
一、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孟州市卫健委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档案,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及时地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现已为5.7万老年人建立档案。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惠及3.9万名老人,健康体检可以让老年人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切实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孟州市共计143支家庭医生团队,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为各辖区老年人提供远程指导或上门医疗服务。对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建立台账,保障他们及时得到健康服务,筑牢基层首诊第一道防线,把健康实实在在地送到老人们身边。三是我市12家医疗机构分别与15家养老机构建立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结为医养联合体,开展多种合作。定期组织全科医生对老年人进行免费义诊、健康知识宣传和指导服务。
二、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为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确保养老服务的安全、有效和便捷。孟州市卫健委实施了总投资1820万元的赵和镇医养中心项目,该占地面积1291.7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3.37平方米,医养床位154张。配套建设康复理疗室、心理疏导室、疗养室、护士办公室及护士站、厨房操作间及食材库、餐厅活动空间等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验收、墙体粉刷、外墙保温层施工,正在进行内部消防施工。
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孟州市卫健委注重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服务标准、定期对医养中心巡查督导,检查机构及从事医疗工作人员的资质及人员入住情况,规范医养结合机构依法执业行为,确保养老服务的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目前我市共有6所医养中心,床位560张,共入住208人,其中,脱贫人员105人,社会化运营入住人员103人。孟州市中医院获得河南省老年病医院称号,槐树乡源沟村获得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城伯镇子昌村获得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
四、探索“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影响我省医养结合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2023年8月,省卫健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利用5年时间,在500个以上社区 (乡镇)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延伸家庭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同时出台《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在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周口作为省级试点。
为了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结合省市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要点,下步工作中,一是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养老照护服务品质,为入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多方位地功能康复、心理康复、日常能力康复、文娱活动等计划。二是组建若干包括家庭医生、康复护理、养老、家政等人员组成的健康养老服务团队,结合基本公卫服务规范开展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的同时开展护理需求评估,提供疾病诊疗、健康管理与教育、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生活照料等服务,完善服务档案。三是积极探索“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建床、查床、护理、转诊、撤床等各项规范;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积极对接,配合落实好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医保支付政策,加强建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确保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扩大老年健康服务覆盖面,不断优化老年服务扶持措施,提升专业规范运营能力,加强服务安全监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贴心的服务。
孟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