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济天下之溺
信息来源:孟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0-03-21

苏轼称韩愈“道济天下之溺”,是说韩愈创立的“道统”学说挽救了天下应遵循的道路。

道统一说最早滥觞孟子,其言曰:“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

韩愈继承孟子,并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他说:“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他所说的儒者之道,即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道”概括地说,也就是指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千百年来,传承儒家此道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个传承系列类似于佛教所说的“法统”,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也就是朱熹所说的“道统”。

自从韩愈提出道统说以来,历来解说“道统”者都是沿着韩愈的这个道统学说继承发展下来的,即从“道”与“统”两个方面来理解道统。前者是逻辑的,后者是历史的,前者是继承的,后者是发展的。不论是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都遵循着韩愈所的“道统”这一脉络而发展的儒学。其哲学上追求积极入世,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勇于担当,敢于担当。韩愈的一生,也正是按照和遵巡这一儒家信条坚持下来的

对儒家道统学说进行哲学的分析,可以把儒家的道统归结为三个方面:认同意识、正统意识、弘道意识。这也是我们今天还尊儒学儒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热心韩愈研究的意义所在。


Copyright 2015www.me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孟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孟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豫ICP备05105108号

地址:河南省孟州市大定南路293号 电子邮箱:mzzfzwgk@163.com 邮编:454750

网站标识码:4108830001 豫公网安备41088302410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