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卫之窗 -> 健康知识
【健康相伴】死亡率50%!啥是热射病?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就医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30

  要说最近什么最热?

  那当然是天气了!

  “热死人”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是很危险的↓↓

  高温下的死亡病例很多都是得了“热射病”那么热射病真的有新闻说的那么恐怖吗?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01

  “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死亡率高达40%至50%,50周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一般来说,人体散热主要依靠辐射、蒸发以及少量的对流和传导。但当温度过高时散热能力会下降,人体内产生热蓄积会导致器官特别是大脑“失控”。

  很多都是得了“热射病”

  那么热射病真的有新闻说的那么恐怖吗?

  热射病就是热量在体内急剧蓄积导致的。患者常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

  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热射病发病与3个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和密闭无风环境。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

  一般轻症中暑,体温常不会超过38°C,有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四肢冰冷、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变快等症状。

  而热射病与中暑的区别在于,它常伴随体温高达40℃以上(体温快速升高)、通常无汗,甚至会出现昏迷休克。

  体温计的刻度最高就到42℃,超过这个温度人就会被“烧死”吗?

  在体温有所升高时,人体有一个调节的机制,但当超过一定极限时就会导致机体器官不耐受,产生器官衰竭。

  比如心脏,当体温超过37℃,逐渐升高至超过40°C时,心输出量会成倍增加,耗氧量也增加约40%。但当体温到达42℃时,心输出量和耗氧量反而会突然下降,并可能出现心肌坏死。这就是超高温超过组织耐受极限,使得器官功能衰竭所致。显然,这会危及生命。

  02

  哪些人要小心

  1、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容易造成肌体散热不畅。很多老年人比较节俭,夏天不舍得开空调也是容易得热射病的原因之一。

  2、孕产妇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一般都比较大,身体较为虚弱,如果长期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保持室内的通风、降温很重要。

  3、婴幼儿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4、心血管病患者炎热的天气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5、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6、营养不良人群这类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7、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人群这类药品使人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8、糖尿病患者这类病患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03

  “黄金3小时”

  从热射病患者的救治有效性上来说,及时有效的现场施救是转危为安的关键。临床研究表明,热射病的病死率与高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3小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病发后的3小时被称为抢救热射病患者的“黄金3小时”。

  专家支招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教授介绍几种施救方法:

  首先,立即转移。迅速将患者由高热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垫高头脚,迅速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物。

  其次,快速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要方法,在头部敷冷毛巾,用冷水或湿毛巾擦拭全身。有条件的可用冰袋降温,将冰袋放置于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腿根部等区域,这些部位血管丰富,降温效果好。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工具以加速散热。

  然后,及时补水。若患者仍有意识,可补充一些加入少量食盐的清凉饮料,但不要急于大量补充水分,以免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可为患者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神志不清者不要喂药。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否则可能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最后,紧急转送。患者表现出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皮肤干热,继而体温迅速升高到40℃以上,应迅速送到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通常,这类患者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把体温从40℃以上降低到38.5℃以下。

  04

  牢记“六注意”

  夏天远离热射病,建议牢记六个注意事项:

  一是避免在高温下暴晒酷暑时节,气温极值不断攀升,要减少户外活动或运动锻炼。着装上应选择透气性好、宽松、轻便、颜色浅的衣物,出门前可往头部抹一点清凉油。

  二是户外环境下少量多次饮水人在高强度户外活动或作业时会大量出汗,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可将随身携带的水壶、水杯装上绿豆汤或淡盐水,感觉渴了就立即喝下,最好是每15分钟喝一次,一次400毫升至500毫升。

  三是睡眠要充足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导致疲劳。所以一定要保证至少7小时的充足睡眠,睡觉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四是工作间隙或活动结束后尽快散热户外活动或作业中途休息或结束后,走到阴凉处或大树下,不要大声说话、扎堆儿打闹,静站或坐着休息有助于迅速散热。

  五是科学安排户外时间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12点至15点)出行,如果必须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活动或工作,应每隔半小时纳凉休息。

  六是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带苦味的食物,少吃荤腥、辛辣刺激性食物。冬瓜、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杏、西瓜等含水量较高的蔬果可以多吃。

  平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高温预警时,尽量少出门。强调一下中暑症状较重时,千万不能大意真的会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