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关: 孟州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孟政〔2017〕16号 孟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孟州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孟政〔2017〕16号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18日
孟政〔2017〕16号 孟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孟州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孟州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7年9月29日

       
                                                                    孟州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

    为加快完善全市学校规划布局,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豫政〔2016〕71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依据孟州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编制实施“十三五”期间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依据孟州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城镇学校建设,着力消除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大班额”问题,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注重与城镇化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条件规划、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相衔接,处理好就近入学和提高质量的关系,注重提高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和质量。同时要兼顾我市生育率偏低,义务教育阶段人口处于低谷的情况,以及二孩政策放开,学龄人口呈现回升的趋势,充分考虑未来人口增长带来新的就学需求,预留就学空间,“十三五”期间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布局调整工作,使每所学校都达到标准化的办学要求。
    三、目标任务
    (一)初中教育
    按照《意见》要求和孟州市城镇化进程,城区新建1所初中,改扩建1所初中,撤并初中1所,布局规划后,使每个乡镇布局1所具有寄宿条件的学校。
    (二)小学教育
    城区新建4所小学,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就学需求,同时缓解城区原有学校就学压力,消除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
    农村学校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按照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原则,新改扩建4所寄宿制小学,使每个乡镇布局一所寄宿制小学,在交通不便或距离较远的村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方便低年级学生就学。
    四、规划基本内容
    (一)“十二五”学校布局情况及分析
    孟州市义务教育现阶段共有学校和教学点86所(含民办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9679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39人,属寄宿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中学校17所,初中在校生10107人;公办初中具有寄宿条件的学校有13所(化工中心校、化工二中、南庄中心校、城伯中心校、禹寺中学、赵和中心校、赵和二中、东小仇中学、移民中学、槐树中心校、石庄中学、会昌中心校),每个乡镇都有1—2个具有寄宿条件的学校分布,可容纳寄宿学生3800人,现寄宿学生1742人。全市共有中心小学41所,村小学14所,教学点7所,小学在校生19572人,农村7个乡镇,寄宿制小学主要分布在槐树、赵和两个丘岭乡镇,共5所(槐树乡龙台小学、汤庙小学、双柿树小学、石庄小学、坡头小学),可容纳寄宿学生280人,现寄宿学生165人,平原地区没有分布。
    “十二五”期间,孟州市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先后新建城区小学1所,改扩建农村小学1所,撤并农村小学14所。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中小学生流入城镇,城镇“大班额”问题逐年显现,农村中小学在校生逐步减少,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逐年萎缩:全市有农村初中17所,其中5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有4所,3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有9所,小规模学校占53%;全市有农村小学56所,其中3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有47所,小规模学校占84%,农村学校人数少,规模小的现状,直接影响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为适应和满足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求,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适当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二)“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寄宿制学校规划
    1.至2020年,全市有初中22所,其中中心城区5所(民办1所),农村17所(九年一贯制5所,其中民办1所),城区可容纳5000人,农村可容纳9600人,从近五年小学毕业生统计来看,“十三五”末初中适龄人口比目前有所减少,能满足农村初中发展需要,继续保留原有寄宿制学校性质不变,原有3800个寄宿床位,能满足农村学生寄宿需要,不再规划建设。
    2.至2020年,我市小学将形成40所中心小学、11所完全小学、8所教学点。中心城区小学10所40轨24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0800人,农村可容纳学生近20000人。按照我市2010-2015年人口出生情况统计,到“十三五”末,预计我市小学阶段适龄人口达24003人,比现阶段增加4431人,按照我市人口出生率12.12‰预测,可满足城镇化及二胎政策人口增长带来的就学需要。总体来看,我市学龄人口呈现逐步平稳上升趋势,应稳步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①城区新建小学4所,分别是6轨制大定小学、4轨制河阳小学、3轨制文公小学和4轨制会昌小学,新增加4590个学位。②合理利用现有农村教育资源,改扩建5所小学为寄宿制小学,把化工镇海头小学、南庄镇南庄小学、谷旦镇禹寺小学、城伯镇武桥小学、西虢镇西沃小学改建为寄宿制学校,改造完成后每个乡镇有一所寄宿制小学。
    (三)分年度实施计划
    2017年:完成谷旦中心校扩建工作,建成6轨寄宿制初中,能容纳在校学生900人,撤并谷旦镇禹寺中学。城区新建河阳小学,办学规模4轨,24个教学班,能容纳在校生1080人,辐射城区北部新建住宅区,解决北环路两侧,河雍大街两侧城区新增人口就学需要。城区新建文公小学,办学规模3轨,18个教学班,能容纳在校生810人,撤并红星小学,解决红星学校辖区、附近新建住宅小区学生就学。农村改造西虢镇西沃小学为农村寄宿制小学。
    2018年:改扩建禹寺小学为寄宿制小学,禹寺小学办学地址迁至撤并后的禹寺中学校区,改造学生餐厅,满足谷旦镇小学阶段寄宿就学需求。城区新建4轨制会昌小学,办学规模4轨,24个教学班,容纳在校生1080人,撤并东曹小学,满足南环路两侧住宅小区和附近村就学需要。新建文公中学,办学规模为10轨、30个教学班,能容纳在校学生1500人。
2019年:改造海头小学为寄宿制学校,作为化工镇寄宿制小学。改扩建武桥小学为寄宿制学校,作为城伯镇寄宿制小学,满足全镇小学生寄宿需要。
2020年:改扩建南庄镇南庄小学为寄宿制学校,作为南庄镇寄宿制小学改造规划。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孟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领导小组,教育局牵头,其他局委配合,精心组织,全面调研,科学规划,确保规划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实施。
    (二)规范有序推进。坚持先建后撤原则,确需调整的学校,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公示、听证、报批等程序,统筹考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证平稳过渡。列入近期“全面改薄”等项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学校不得撤并。教育局负责做好学校调整后教职工安置工作和学生学籍调整工作,确保平稳过渡。
    (三)加强资金统筹。寄宿制学校的规划和建设要与“全面改薄”和“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中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相衔接,优先安排改扩建或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可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要求。规划和建设寄宿制学校时,要考虑配套建设教师住房。

附件:1.孟州市2016年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
      2.孟州市“十三五”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调整情
         况登记表
      3.孟州市“十三五”新建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情况
         登记表
      4.孟州市“十三五”改扩建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基
         本情况登记表
          5.孟州市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
                                                       
  孟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2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