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孟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5-03-15

孟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在孟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市政府紧紧围绕市委的安排部署,坚持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以“好中求快”为总基调,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261.9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9亿元,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5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256.8亿元,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67元,分别增长8.6%和10.3%。

    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载体促升级,发展优势持续拓展

    一年来,我们围绕“千亿园区”的目标,坚持打基础、强开放、促创新,竞争优势得到不断强化。平台优势加快提升。累计启动实施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26项,建成道路13公里,铺设天然气、自来水、雨污管网77公里,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集聚区吸纳就业达到6.3万人,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被评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开放优势加速凸显。全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65亿元,境外资金1.3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7.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人均出口额继续名列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首位。德众保税中心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第27家、河南省第2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科技优势持续增强。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检验检测中心3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均实现了新突破。13家企业入选焦作市“30强”、“30新”、“30高”,中原内配入选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隆丰公司被评为“焦作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创新型示范集聚区”。

    (二)上项目调结构,三次产业同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紧紧扭住“产业支撑”这一重点,突出项目抓手作用,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198个,完成投资137.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66个,10亿元以上11个,列入省、市重点项目53个,三次产业实现了齐头并进、同步提升。工业经济质效双提。深入实施“36833培育工程”,对全市50家重点企业、98个重点项目实行了县级领导分包,先后建成中原内配三期、三丽电源电动车等项目77个,启动龙旺真空玻璃、德众保税中心二期等项目32个。全市税收超500万元企业达到14家,36家骨干企业税收实现稳步增长。现代农业步伐加快。整合资金1.26亿元,实施高标准粮田、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12项,被评为“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优秀县”。建成小麦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10.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积极推进“十大集群”建设,累计流转土地2.1万亩,新建合作社43家、家庭农场38家,新命名省市级龙头企业3家,全市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家。三产经济稳步提升。东环路建材家居商业街入驻商户达到165家,德众保税中心成功开通德众优购在线商城,中原内配、隆丰皮草、飞孟金刚石等骨干企业先后开通电子商务,桑坡村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淘宝村,全市三产从业人员6.5万人,三产增加值39.3亿元,同比增长8%。

    (三)优城市增引力,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持续探索“以农民进城为主渠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设施更加完善。投资5.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项,建成道路9.7公里,光华路、新兴街、凤凰路、河阳大街西延、太行大街东延、花园新街东段、南环路二期与西环路连接线等一批道路竣工通车,黄河西路、北环路西延等道路稳步推进,城市通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引力不断增强。新建续建城市开发及公共租赁住房项目29个,启动新型社区项目11个,建成各类住房43.4万平方米。投资4500万元,在城区实施教育项目5个,河雍小学、市直第二幼儿园2所学校建成投用,城市的住房、教育牵动能力大幅增强,农民进城购房1043套,同比翻了一番。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得到了省委书记郭庚茂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在焦作全面推广。城乡环境更加舒适。围绕“美丽孟州”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黄河西路生态防护林、千亩苗圃花卉示范基地、南庄河口湿地等工程9项,完成造林1.2万亩,建成湿地300亩,全市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达到38.2%、32.7%。开展“蓝天雷霆工程”、“清水利剑行动”、“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十乱专项整治”等工程4项,拆除城区燃煤锅炉27台,取缔“十五小”企业105家,全年COD减排815.9吨、氨氮减排158.2吨,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3天。

    (四)促改革强服务,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机,按照上级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了推动发展的有效动力。审批机制更加优化。推行了行政审批“三集中、三直接”改革,在29家单位成立行政事项服务科,全市依法取消、合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5项,转为服务事项11项,行政审批时限总体压缩30%以上。服务创新富有成效。开展了银政企对接、金融服务进厂下乡等活动,银企合作不断深化,累计为各类企业融资担保4.2亿元、提供贷款42.4亿元,1家企业实现Q版上市。推行了涉企“检查准入、收费扎口、处罚申报”三制保护制度,全市涉企检查、收费同比下降26%、18%。落实了先照后证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全年新增各类经营实体1488家,同比增长13.4%。开展了“百高千中”、引才引智等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98名,完成企业管理人员培训100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380人。学教活动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认真对照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解决“四风”问题25类58项,新建、修订市政管理、公共卫生、农田水利等制度14项,政府工作作风持续优化。

    (五)强投入惠民生,发展成果加速共享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民生所望作为施政所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办理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各项事业更加协调。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继续推行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校校通”提升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市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探索组建了城乡医疗联合体,市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全年补助新农合资金1.1亿元、80万人次。兑现各项计生奖励1030万元,人口计生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开展了“读经典、学做人”和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办《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等教育栏目4个,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1.9万人次,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核验收。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持续扩面提标,全年累计发放敬老补贴、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金3500万元,扩建新建社会养老机构4家,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流浪乞讨人员和孤儿救助基本实现全覆盖。投资1839万元,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8个村3.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推进了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建成道路62公里。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开展了“安全孟州”、“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治理安全生产隐患3300余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了“平安孟州”、“法治孟州”建设,公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5%以上。推行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先后建成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11个,累计对6571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了安全信用档案,确保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办结上级转送交办信访事项406件,办结中央、省委巡视组交办事项86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此外,审计、统计、气象、移民、通信、新闻、人防、工会、史志、地震、档案、残疾人、妇女儿童、国防动员、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

    成功凝聚智慧,奋斗伴随艰辛。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孟州发展的各界人士、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增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一些潜在风险逐步显现。二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还不够多,企业群体还不够大,部分重点项目推进还不够快。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个别背街小巷基础较差、管理滞后,城市承载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五是市场经济、经营城市等理念还没有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六是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部门干事重形式、轻实效,抓落实节奏不快、效率不高,少数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等。对此,我们一定勇于担当,认真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二、2015年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河南省全面深化“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焦作市持续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拼搏与积累,我们已经形成了“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环境品牌”三大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多项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比较优势更加凸显,更为我们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争取了主动。只要我们坚持加压奋进、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务实重干,就一定能把挑战转化为动力、把机遇转化为优势,就一定能够开创孟州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路径,突出抓好“一个载体”和“三项重点”,持续发挥“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环境品牌”三大优势,以更快速度提升经济总量,更高水平抓好城乡统筹,更实举措改善民生福祉,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做好“十三五”规划,为早日实现“四个率先”夯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焦作市下达任务。

    三、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改革红利,以改革提效率、以改革促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推行网上预受理、预审查,确保在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上取得新突破,创造孟州效率。深化农村农业改革。①全面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农村农业改革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②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开展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授信等改革工作,积极争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机制等改革试点,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③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逐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①推进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加快卫生计生技术力量整合,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②强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教育管理,加快平时考核、教育培训、岗位设置等改革,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③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人员工资标准调整。

    要实现好中求快,继续在县域经济中保持先进位次,就必须狠抓开放招商。要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以开放招商带动发展、活跃全局。强力招商引资。①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举求多效、一招应万变”的重要举措,按照“一二三产齐招、部门行业联动”的方式,大招商、招大商,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②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对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三产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③立足我市保税中心和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郑州航空港发展战略,实行专业化对接、点对点攻关,力争在产业对接、承接转移上取得实效。④围绕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生物化工、新材料、皮毛加工等主导产业,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开展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集群招商,大力引进上下游项目和协作配套项目,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创优招商环境。①认真研究国家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62号文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办法,突出优化软硬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实现由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向依靠比较优势、投资环境和产业链招商转变。②强化招商考核奖惩,进一步明确乡镇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招商目标,对招商成效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考核。③全面强化招商服务管理,推行“一站式”代理服务,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融资贷款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更多扶持,确保企业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完善开放平台。支持德众保税中心发展建设,持续完善开放载体平台。①加强保税平台功能研究,用足、用活、用实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为“洛三济焦”及豫西北、晋东南地区的进出口企业做好服务。②申建河南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孟州查验区,加快海关、外汇部门驻区机构申报步伐,提升保税中心综合功能。③推进德众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着力培育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基地。

    (二)着力强化载体建设,增强集聚承载能力

    以打造“千亿园区”为目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构建“一区多园”的基本框架,推动产业集聚区晋星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九纵四横”路网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①开工建设联盟路,完成韩园东路、常付线拓宽改造、文公路南延和石化园区1、2号道路工程。②启动供水、雨水、污水等管网建设,开工建设滩区涝河西延工程。③推进新苑小区搬迁安置区建设,适时启动村庄搬迁。④启动石化园区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编制。⑤积极与省、市沟通协调,争取将孟州铁路专用线列入洛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配套工程。优化体制机制。以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示范区”为目标,深化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①加快推进部门行政权力下放,对入驻部门充分授权,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②继续完善集聚区财税管理体制,提升经济权限,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发展专业园区。按照“引进一个项目,建成一个园区,做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加快构建“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①以中原内配、广济药业、石化园区、隆丰皮草等为依托,强化项目招引,做大做强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石油化工、皮毛加工等专业园区。②分类规划建设小企业专业孵化园,引导小企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提升服务功能。①拓展提升锁具、摩擦材料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加快推进莱茵孟州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检验检测平台。②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建设高档酒店、娱乐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大信息技术在产业集聚区的广泛应用,引导企业在全产业链、管理全过程中应用信息化工具,建设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三)着力提升质量效益,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紧紧扭住“产业支撑”这一关键,坚持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持续提升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加快项目建设。①谋划一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和国家、省市投资方向,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市沟通,争取一批项目列入省市盘子。②开工建设和推进一批项目。深入落实县级领导分包项目机制,全年新上、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110个,完成投资10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重点抓好总投资30亿元的隆丰皮毛综合加工产业园、10.6亿元的恒爱节能环控通风环保设备、6亿元的龙旺真空玻璃、2.8亿元的飞孟高品质磨料等项目,开工建设石化产业园汽柴油添加剂项目。强化科技创新。①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工程”、“31300”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提高20%以上,确保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市复核。②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积极开展“河南省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活动,支持引导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争创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叫响“孟州制造”。③发展科技金融,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完善要素保障。①抓住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机遇,科学调整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留足空间。②实施“孟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进“十百千计划”、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年内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人,培训技能工人4400人。③强化指导服务,研究建立资本市场后备企业库,分类引导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④协调金融机构对暂时出现资金困难、项目有前景的企业,进行积极救助,尽可能不抽贷、不减贷,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难关。⑤启动实施110千伏中曹输变电工程,积极争取滩西变、孟州变综自改造和石化园区变电站项目,提高电力保障能力。⑥开展“达产增效”活动,督促企业履行入驻时的承诺,通过腾笼换鸟、资产重组等方式,推动在建项目全面提速,停建项目尽快恢复启动、投产达效,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⑦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深入谋划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政策措施,争取一批全局性事项列入省、市规划,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四)着力强化城市带动,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继续坚持“以农民进城为主渠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更加注重经营城市、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科学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突出规划引领。①加快编制孟州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城市水系、绿化、排水及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编制,推动城市科学发展。②加强城市建筑规划、道路配套工程管理,提升城市规划档次和质量,建设具有孟州地域和文化特色的美丽城市。③严格规划执法,开展“两违”集中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规范城市建设秩序。增强承载能力。坚持产城互动发展路径,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①积极谋划黄河大桥建设工作。②继续推进黄河西路、北环路西延建设。③开工建设河阳大街东延、花园新街中段、农坛路北段等道路工程,启动东环路南延、湘子路南延、河雍大街西延、梧桐路北段等工程,完成会昌路南段拆迁工作,打通一批断头路。④建设1—2个集旅游、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气膜场馆。⑤继续推进“五种模式”的新型社区建设,稳妥实施房地产开发,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强化政策保障。深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研究制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措施,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和农民集体经济收益权,让农民带着权益进城、带着保障落户。规范经营城市。加大土地储备开发利用,规范管理土地市场,严格收储出让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深入推进道路桥梁冠名、路牌广告等公共资源经营,增强政府科学配置资源、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综合运用集中成片开发、股权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新机制。加强城市管理。①加快实施数字城管二期工程,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②开展交通违章、占道经营等治理行动,整修道路破损路面。③强化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临街门面、商业市场管理,营造整洁干净的城市环境。

    (五)着力发展三产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突破口,瞄准新业态、新模式,强化研究,积极运作,努力把现代服务业的巨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①完成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对服务业发展进行高标准、高质量设计。②落实上级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有关精神,研究出台我市的支持政策。③认真做好特色商业区的选址和规划编制工作。④完善提升餐饮娱乐、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鼓励发展贸易代理、金融银行、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高成长性现代服务业。⑤鼓励组建民营银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组建财务公司、地方金融机构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依托焦作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机遇,积极发展以韩愈文化、黄河文化、坝系生态农业、度假养老地产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产业。①做好韩愈文化旅游园区的用地调整和招商工作。②推进顺涧湖国际度假村、黄楝树景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③启动实施“三园九景”开发,推介一批自助游景点线路。发展电子商务经济。①制定完成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考核办法,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发展电商、微商等新型商业。②启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引进电商龙头,积极与阿里巴巴、一亩田、南方物流等公司开展合作,承揽其仓储物流中心、分拨中心、数据中心在我市布局。③依托保税中心,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④探索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示范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连通、虚拟实体结合,运用电子商务进行市场营销,年内力争80%以上限额企业实现线上销售。⑤学习借鉴江浙等地电商经验,推广桑坡淘宝村成功做法,探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鼓励农民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网上直销,发展电商专业镇、专业村。

    (六)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提升

    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强化农业基础。①以实施“农业部粮食万亩示范片”为重点,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②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田间工程、土地整理等项目,完善农田路网、电网、林网,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积极争取农机专项补贴资金,支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提高农机作业水平。④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做好气象台站迁建工作。推广标准化生产。①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②全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产地和注册商标一体化认证工作,新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其产业化服务水平。促进规模经营。①出台支持政策,大力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②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农民发展集中连片种植,做好万亩油料牡丹、万亩果蔬、万亩药材、万亩玫瑰基地建设,新增家庭农场15个。③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完善土地流转网络和交易平台,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新增流转面积1万亩以上。建设美丽乡村。①根据孟州乡村特色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②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80个、达标村160个。③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建成农村公路60公里。④依托河南省“宽带中原”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快优化4G网络,推进城乡光纤覆盖和普及提速。

    (七)着力强化增收节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调控职能,积极培育壮大财源、调整优化财政支出,强化资本资金运作,做大财政“蛋糕”。加强财源建设。①强化培育工业财源的理念,深入实施“36833”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财税政策,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②积极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和对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健康成长。③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城镇开发建设,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开发产业集聚区、经营城市、经营国有资产,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优化支出结构。①科学编制预算,不断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逐步建立公开、规范的现代预算制度。②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③实施精细化财政管理,推行“三公”经费支出公开制度。④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审计。⑤落实公务卡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比例,改革扩大乡镇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⑥优先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加强资本运作。①规范融资平台建设,适应当前金融政策,建立新的举债融资机制。②对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预算管理,向上争取政策。③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大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④深化与省豫资公司合作,研究河南省三个“千亿基金”项目投资方向,制定项目规划,争取资金支持,做好融资文章。⑤推进新材料产业基金发挥作用,争取城镇化发展基金,加快建设政府引导基金体系。⑥实施领导干部金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对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资本运作能力。

    (八)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美丽孟州

    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更是重大民生问题。要持续加强水系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环境保护,努力打造滨水城市、森林城市、蓝天城市,让群众看得见蓝天、喝得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加强水系生态建设。①启动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辖区水库资源和周边水系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城市”,构建“市外连通,市内循环”的城乡生态水系格局。②积极争取小浪底北岸灌区和西霞院灌区建设工程。③加快引黄工程建设步伐。④加大引沁济孟水利协调力度,强化岭区蓄水补源,缓解岭区用水紧张状况。⑤启动小柴河枢纽、文公湖等水利工程建设。⑥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完成老蟒河清淤改造任务。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坚持多植适合北方生长的树种,采取公司化运作、规模化种植等方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①完成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②实施沟河路渠、县乡村通道、农田防护林、村镇绿化工程,新增造林1万亩以上,完成焦作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分解任务。③实施黄河滩区绿化工程,逐步提高黄河滩防沙固沙能力和生态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整治。①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健全生态环境补偿、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②推进南庄皮毛园区建设。③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④加大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定期开展水源水质监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⑤推进滨河公园人工补水湿地、宋村生物塘蓄水工程等湿地建设,完成南庄镇河口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生态创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创建10个省市级生态乡镇、村,完成2个养殖污染治理项目。

    (九)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持续改善民生民益

    民生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强化就业创业。①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企业用工服务、创业服务等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建成《劳动力状况数据库》、《求职登记人员数据库》和《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②继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③做好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58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②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启动建设孤儿养育中心,认真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③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一卡通”工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3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④继续抓好愈湘公寓、珠江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⑤加快落实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⑥抢抓省首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县”建设机遇,强化资金投入,建设城乡一体的惠民交通客运体系。发展教育文化事业。①顺应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趋势,调整优化学校布局。②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完成大定小学、第三幼儿园建设。③完成中小学校取暖改造工程。④继续推行免费高中教育。⑤推广“读经典塑品行”、“武术进校园”等活动。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抓好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健康水平。①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②完成市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③落实计生家庭优惠政策,认真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大打击“两非”力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进一步加快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构建文明诚信体系。①鼓励支持志愿者、生态环保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②继续开展“四德榜”、“六文明”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质。③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①认真贯彻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以企业和社会单位为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②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保持打击食品违法犯罪高压态势。③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④推进“平安孟州”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视频监控系统,构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⑤推进“法治孟州”创建,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法律援助制度,推动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⑥认真落实定期接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健全信访终结机制,抓好阳光信访、诉访分离、积案化解等工作。

    四、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完成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必须凝聚共识,锐意改革,坚决破除各种弊端,再创体制机制优势,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坚持以学为先,打造学习政府。把学习作为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研判形势、把握政策能力,努力从政策中找机遇,从问题中找办法。更加注重对财政金融、城镇化建设、电子商务、保税经济等新知识的学习借鉴,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善用市场机制手段,靠市场运作项目,靠经营滚动发展,以思维方式创新推动发展方式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二)强化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将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积极申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城市,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行政复议仲裁工作。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等制度,确保施政行为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加快建设现代法治政府。

    (三)持续优化作风,打造效能政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落实“八项规定”,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惩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庸懒散现象,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强化政务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大力褒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惩戒只重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营造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百姓问政,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定期通报政府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对重点建议提案实行上门走访制度,切实提高代表委员面商率、满意率。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电视述职、向人大报告工作等方式,扎实开展百姓问政系列活动,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五)牢记勤政为民,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断强化“一岗双责”,把廉洁从政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各级层面。完善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国有资源交易制度,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切实扎牢制度笼子。扎实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办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

    梦想承载希望,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以务实重干、锐意进取的精神,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勇攀新高,为加快实现“四个率先”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