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孟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1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孟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卢和平
 
——在孟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6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1834”总体思路,以“八大工程”为统领,凝心聚力,破难攻坚,实干争先,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8.7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亿元,增长12.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966元、15592元,增长7.4%、8.4%。
    (一)致力扩规模强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我们始终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要素保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工业经济稳中趋强。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发展的30条意见》,设立1亿元应急转贷资金,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8.7亿元、增长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73亿元、增长14.2%。62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集中挂牌,总量居焦作第一。中原内配、隆丰公司等7家企业再次入选焦作市50强,皓泽电子、鑫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焦作市50高。第三产业稳中趋优。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便民措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79户,同比增长57.6%。新增各类电商企业230余家,电商交易额达120亿元。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0亿元,三产比重提高了2.1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稳中趋好。累计投资1.64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3.1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7项。我市成为焦作首家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县(市),粮食总产实现“十三连增”。全年新培育专业合作社22家,新组建家庭农场20家,新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家。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4万亩。
    (二)致力强载体上项目,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紧紧扭住产业集聚区建设这一核心,突出“项目为王”,上大项目、大上项目,产业集聚区再次被评为全省十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规划通过省发改委审批,面积扩展至29.6平方公里。筹资12亿元,实施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12项,汶水路、文公路南延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石化园区供水、污水处理、110千伏变电站进展顺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面推行项目预审备案制,项目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全年新上、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135个,总投资196.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7个、亿元以上38个,列入省重点项目4个,投资完成率145%,居焦作第一位。德众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隆丰毛皮综合加工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天翔电力设备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对外开放保持领先。德众保税中心成为全省第二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海关监管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获得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孟州成为全国第一家在县级设立肉类指定口岸的县市。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83亿美元,我市连续12年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市。科技创新优势凸显。德国莱茵高新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创新平台建成投用。全年实施国家重点、省重点科研攻关项目7项,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专利授权量达173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
    (三)致力立规矩抓建设,城乡发展步伐加快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孟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通过省住建厅审核,新城区、主城区、产业区、文化区“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筹资14.1亿元,先后实施城建重点工程10余项,农坛路北段一期、河阳大街东延一期建成通车,东环路南延工程、新城区三条道路(会昌路、联盟路、东环路)加快推进。镇村发展梯次铺开。按照“一修复三实现”的理念,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方向,“老家莫沟”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焦作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在莫沟召开,正月初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老家莫沟进行了专题报道。规划实施了10个特色小镇,德众保税、梦云电商小镇顺利推进,桑坡皮艺小镇启动建设。33个村开展了“七改一植”,86个村用上了自来水,80个村通上了天然气。交通路网日趋完善。谋划实施重点交通项目18项,田化路黄河公路大桥完成前期,即将开工;北环路西延一期、黄河西路一干渠桥、黄河移民防护堤、沿黄快速通道等建成通车,省道237线改建、中临泉至常付线等工程启动建设。投资500万元,新购置纯电动客车15辆,新开通公交线路7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四)致力补短板抓治理,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水气同治”,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污染治理铁腕推进。强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拆改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79台,取缔“土小企业”192家、黑加油站26家,淘汰黄标车、老旧车3319辆,整治露天有烟烧烤71家,拆除焦矸炉、石料厂13家,全市PM10、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积极实施碧水工程,强力开展南庄皮毛群污染综合整治,关停了一批皮毛企业涉水工段,南庄毛皮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二污厂)提标升级工程建成投用,废水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水系建设成效初显。对全市水资源进行整体梳理规划,积极实施环城水系和九湖四湿地建设。莫沟生态水系、引黄输水东线工程建成投用,城市北线水系、太子湖、龙宿湖实现通水,城市南线水系、长生湖、吉祥湖主体建成,城市西线水系加快推进。生态绿化提质提效。围绕“一区一带两网多点”布局,深入实施城乡大绿化,全年新增造林1.2万亩,栽植树木32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1%,顺利通过了“国家森林城市”验收。扎实开展洛常路、新孟路等过村路段综合整治,累计实施廊道绿化33.6公里、改造过村路段7公里。
    (五)致力惠民生增和谐,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全年民生支出达13.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7%,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低保补助、五保供养标准再次提标,城乡低保人均补差分别达265元、132元。全民创业深入开展,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亿元,扶持创业1100人,带动再就业3200人。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我市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积极整合部门资金,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实施整村推进、小额贴息等项目22个。针对因病致贫问题,全面推行了“扩范围、减费用、降标准”医疗保障补贴政策,基本解除了困难群众医疗之忧。全年1570人实现稳定脱贫。社会事业繁荣进步。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大定小学顺利竣工,莫沟小学、第三幼儿园等加快建设,高考本科上线1186人,上线率居焦作前列。医疗服务条件不断改善,总投资3.5亿元的中心医院实现搬迁运营,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建成投用。在焦作率先开展了“互联网+家庭医生”电子签约服务,居民足不出户享受到了高效医疗服务。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和睦家园”行动、文明村镇创建深入推进,莫沟村、东田丈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我市范占先家庭、郭欣欣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孟州”创建、“七五”普法、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开展了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食品药品监管专项治理等行动,推行了“一村(格)一警”、信访源头预防等制度,累计整改安全生产隐患7902处,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80余起,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我市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显著进步市”、“信访工作三无县市”。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满意率100%。规范提升政务服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145项,办结行政服务事项4.9万件,实现全年服务零投诉。厉行勤俭节约,认真落实公车改革,压缩一般性开支,“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5.4%。军民深度融合,妇女、共青团、残疾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气象、移民、工会、史志、通信、新闻、人防、地震、档案、住房公积金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
    2012年至2016年是本届政府的五年任期。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抢抓一切有利机遇,在工作推进上接力加速,在关键领域里奋力攻坚,以坚实的步伐、有力的举措、厚实的业绩,成就了一个总量提升、速度赶超的五年。
    ——五年奋进,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五年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6个,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由2011年的73家增加到94家,超10亿元企业由10家增加到20家,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孟州产业集聚区先后入选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2012年、2013年、2015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2011年增长75%、143.7%。
    ——五年奋进,开放创新再上台阶。对外开放释放新活力,建成了全省第2家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成为河南省首个拥有通关口岸的县市,经济外向度达28%,连年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市。科技创新成为新动能,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达到11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5家企业参与制定了国家或行业标准,均居焦作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71.2%。
    ——五年奋进,城乡一体步伐加快。确立了“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先后实施道路、供排水、电力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光华路、南环路等16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田化路黄河公路大桥、城际铁路、货运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谋划取得突破,城镇化率大幅提升。“一带十小镇”启动建设,“老家莫沟”成为新农村发展典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五年奋进,现代农业质效双提。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21.3万亩,五次创出小麦集中连片种植“全国高产纪录”,粮食保持连年增产。累计流转土地14.2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0家,培育家庭农场64家,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12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5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麦丰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受到国务院、省政府等表彰。
    ——五年奋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五年来,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9.1亿元,办理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全阶段免费教育,新建小学7所、幼儿园3所,改扩建幼儿园29所,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称号。建成了市中心医院、市乡村三级卫生网络等一批医疗设施,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养老、医疗、住房、最低工资标准等惠民政策全部兑现,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振奋人心。过去五年,孟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历届班子带领全市人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孟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还不够多,支柱型企业群体还不够大,部分重点项目推进还不够快。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和环保双重压力不断加大,大气、水等污染问题突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三是城乡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还需完善,城市管理滞后,城市承载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五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少数干部还存在不深入、不担当、低效率、乱作为等问题。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认真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新一届政府的五年任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更是孟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期。从外部环境看,河南省作出了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焦作市明确提出打造“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突出发展网络、枢纽、创意、生态“四种经济”,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孟州自身看,市委“1834”总体思路找准了发展路径,特别是经过去年一年的拼搏攻坚、赶超发展,“八大工程”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全市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士气空前高涨,合力共担当、齐心促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为我们加快赶超提供了强大动力。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鼓作气,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谋划好新一届政府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孟州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崭新局面。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紧紧围绕“1834”总体思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高经济质效,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开放、富强、文明、幸福的新孟州。
    主要发展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确保进入全省前20位、力争进入前10位”,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位居全国县市前列。
    ——经济更强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9%、7.4%。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为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排头兵。
    ——工业更发达。做强做优产业集聚区,提速建设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德众保税4个超200亿元的产业园区和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石油化工、小微企业5个特色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1—2个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集聚区经济总量超千亿,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科技更领先。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制造发展,互联网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工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达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扩大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应用范围,制造业实现整体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更宜居。紧抓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新城区、主城区、产业区、文化区建设,建成黄河大桥、城际铁路等重大设施和“三环+四横+八纵”的城市路网,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6万,城镇化率达60%。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逐步消除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推进“9河9湖1环城、19水库4湿地”建设,加快城乡大绿化步伐,建成森林城市、滨水城市、蓝天城市。
    ——人民更富裕。把共建共享作为发展导向,壮大创业创新群体,着力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大民生投入,完善惠民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做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三、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焦作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1834”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固树立“全面工作争先进,单项工作争第一”的理念,积极运作,克难攻坚,强力推进“八大工程”,为孟州争当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排头兵,培育新优势,厚植新势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焦作市下达任务。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转型提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345”发展思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推进集聚区向更高更强发展。
    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德众保税4个产值超200亿元产业园区建设,扩大产业发展优势。装备制造园区,突出抓好中原内配国VI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天翔电力设备生产基地、御捷公司年产15万辆电动车、15万台锂电池包、新能源汽车小镇等项目,打造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皮革制造园区,继续推进隆丰公司皮毛综合加工产业园建设,建成投用隆丰公司制鞋园区三期、毛达(MODA)制革二厂等项目,开工建设高档牛皮革加工项目,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皮革制造基地。生物化工园区,突出抓好豫农生物科技产业园二期、广济药业异VC钠、康达尔水产畜禽饲料等项目,打造具有显著辐射张力的生物化工产业园。德众保税园区,加快推进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德众蓝梦度假旅游区等项目,建成保税商务酒店、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分拣配送中心等,打造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金融物流基地。
    积极发展特色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石油化工、小微企业等5个产值超3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突出抓好康耀电子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实施年产8000万只手机摄像头马达、年产100万片钢化真空玻璃及石化园区新型环保燃料等项目,开工建设装备制造、化工两个小微企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工程,力争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7个、培育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力争申报省重点实验室1家,国际联合实验室1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设立科技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奖励基金,建立科技经费“拨改投”、“拨改奖”等机制,加大对科研平台、创新型企业及个人的扶持奖励力度。探索柔性引智机制,加快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为产业向高端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围绕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德众保税4个产业园区和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石油化工、小微企业5个特色产业园区,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大力开展以企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培育纵向链接、侧向配套的特色产业链。充分借助焦作“一赛一节”等节会活动,加强项目谋划,集中推介一批工业项目和旅游项目,扩大招商成效。充分发挥异地商会、招商顾问等作用,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驻外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健全完善开放载体。抓住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焦作与郑州融合发展的机遇,主动对接郑州航空港,破解瓶颈制约,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加快建设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力争6月份建成运营。积极申建焦作德众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提升保税中心的综合功能。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持续巩固气缸套、皮革、金刚石等传统出口产品优势,加快培育新的出口产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发展服务年”活动,继续落实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项目建设预审备案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认真落实《关于支持工业发展的30条意见》,帮助企业破解资金、用地、人才等瓶颈,着力稳定工业增长。深入开展“达产增效”活动,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对停工停建以及圈而未建项目,进行资产收购或“腾笼换鸟”。继续强化金融支持,探索建立主办银行制度和债权委员会制度,推动形成银行间、银企间共进退的双向协商机制,降低银行随意停贷、抽贷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落实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力促企业做大做强。
    (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广“老家莫沟”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共享、绿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推动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互动互融互生,实现共同发展。
    着力建设特色小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强化与金诚集团合作,加快10个特色小镇建设。立足桑坡皮毛鞣制及加工产业,建设毛皮专业园区,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打造集皮革制品、电商、旅游、居住为一体的桑坡皮艺小镇。依托德众保税中心,吸引高端要素集中,加快产业集聚、配套、融合发展,打造宜商、宜居、宜游、宜乐的德众保税小镇。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为带动,加快推进青年梦工场项目,完善电商孵化链条,打造集电商、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梦云电商小镇。以顺涧湖为依托,深度开发水浒文化,打造集文化、水岸休闲、影视拍摄为一体的水浒小镇。以西虢、城伯、化工、赵和、槐树、谷旦等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开展规划建设,挖掘区域要素,着力打造特征鲜明的特色小镇。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结合各村实际,加快推广“一修复三实现”模式,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继续推进“老家莫沟”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南太行窑洞文化休闲旅游区。坚持因地制宜,规范乡村建设,完成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对农村建房设置统一地平线、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筑色调,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继续深化“七改一植”,完成60个特色示范村“七改一植”任务。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学习借鉴莫沟、东田丈两村经验,继续深化“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继续加大乡镇卫生院设备投入,健全农村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大力开展自来水、天然气进村入户工作,年内覆盖40%以上的行政村。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全面放开落户政策,完善进城落户农民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机制,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业生产向安全、高效、绿色转变。继续抓好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不断壮大万亩韭菜、油用牡丹、千亩苗圃等特色种植集群。扩大地黄种植面积,打造“孟州怀地黄原产地品牌”。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鸿基农牧2.5万吨熟食等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后续工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供销社改革,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三)坚持内外联动,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
    按照“三环+四横+八纵”的大通道布局,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对外通达、内部畅通、机场铁路互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开放交通。一是开工建设总投资21.8亿元的田化路黄河公路大桥及连接线项目。二是积极推动焦济洛城际铁路在孟州设站,抓好孟州段建设。三是谋划济源轵城至孟州货运铁路项目。四是加快通用机场设计、立项等前期工作,力争通过审批。
    构建网络交通。加快推进交通环路建设,着力提高道路路网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一是基本建成一环路(北一环即河雍大街——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年内完成东环路南延、河雍大街西延工程,城市一环基本实现连通。二是加快打通二环路(北二环即原北环路——东二环——南二环即联盟路——西二环即东窑路)。北二环,完成西延一期绿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西延二期和东延工程。东二环,完成设计、拆迁工作,建成北段工程,启动南段工程。南二环,完成新城区段、高新区段工程,基本建成东延工程。西二环,基本完成路基工程等年度任务。三是积极建设三环路(北三环即长店社区门前道路向东向西延伸——东三环即S237改线至田化路黄河公路大桥——南三环即沿黄快速通道——西三环即阳光路)。开工建设北三环新建工程、南三环二期工程、东三环工程。加快姚庄砖厂和昌佳化工拆迁进度,完成西三环北接南延工程。
    推进畅通交通。一是抓好城市道路工程。强力推进会昌路南段、湘子路南延、梧桐路北段、东西大街东延西延、花园新街东延等断头路建设,完成获轵线大修、大定路北段改造、大定路新城区段改造及会昌路新城区段、东环路新城区段工程,实现城市交通微循环。二是抓好产业集聚区道路工程。完成常付线升级改造、涧东路、西窑路、文公路北延、韩园东路北延、黄河西路姚庄过村路段及石化园区二号路南延、三号路等道路建设,开工建设义井防汛路,持续完善集聚区路网结构。三是抓好乡村道路工程。开工建设中临泉至龙石线改建工程,力争启动韩园、金山寺、韩湘子故园等旅游道路建设,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公里,着力提升通行能力。
    实现便捷交通。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开工建设汽运物流园项目,做好市区客运站、产业集聚区客运站选址、规划、设计工作。实施公交通达工程,年内建成港湾式公交站亭50座,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15部,实现“村村通公交”、三十分钟到城区。
    打造平安交通。整合公路全程监控、卡口、测速等科技资源,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及时更新交通标识牌、警示牌、减速带、护栏等交通设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强化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大型客车、旅游包车等源头治理,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四)坚持建管并举,奋力打造宜居城市
    抓住全省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新城区,着力提升主城区,推动城市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完善城市规划。完成《孟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报批、新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及城市设计工作,同步推进产业、生态、燃气、供水供热、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使规划成为指导孟州长远发展的法定图则。推进城市开发集中连片,对所有地块实行规划设计和土地捆绑拍卖制度,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加快城市建设。一是启动新城区建设。开工建设孟州一中异地迁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党校、职工活动中心、休闲度假酒店、养老基地等重点项目,逐步拉开新城框架。二是推进主城区升级。实施城市街景外立面改造工程,完成北入市口、东入市口、大定路、黄河大道以及一环路街景外立面改造,启动将台街、新后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一街一景”的精品街区。完善城区管网体系,完成大定路中段、会昌路雨污分流改造和河阳大街雨污分流及道路综合改造、河雍大街东段污水管网及人行道改造,启动韩愈大街综合改造,切实解决城市排涝问题。开工建设城北自来水加压站、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项目,完成18座公厕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三是完善产业区功能,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供水厂、石化园区自来水厂及污水厂、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启动东窑、西窑等村庄搬迁,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
    强化城市管理。学习借鉴扬州打造精致城市、幸福城市的先进经验,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城市管理职能,推进城市综合执法,逐步建立现代“大城管”工作机制。开展“双违”治理,严厉打击违法建筑、违法用地、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城市秩序。积极开展城市智能化管理,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智慧化。
    (五)坚持标本兼治,坚决抓好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更加洁净的空气,享受更多的环境红利。
    强力开展污染治理。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力实施工业、燃煤、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禁烧禁燃、重污染天气管控等污染治理提升工程,新建2个空气监测站,确保PM10、PM2.5浓度稳定下降,空气优良天数达194天以上。坚决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精准治污,强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四大攻坚行动,开展“水生态体系提升、水系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湿地建设、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五大提升行动,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做好现有水体保护工作,强力推进河流截污工程,完成孟济交界水质监测站建设。
    加快建设生态水系。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力推进9河9湖1环城、19水库4湿地建设,完成环城水系北线、南线、西线工程,开工建设黄河滩排涝河西延及宋村湿地、化工湿地、引黄调蓄等工程,启动建设环城水系桥梁工程,协调服务小浪底北岸灌区建设,逐步实现“水系环城、城水相依”。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引水入孟工程,着力提高城区居民饮用水水质。
    持续提升造林绿化。按照“一区一带两网多点”的空间规划布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现“城乡大绿化、河阳一市青”。加快推进常付线、黄河西路、沿黄快速通道、获轵线等绿色廊道建设,对过村路段村庄房屋外立面实施“穿靴戴帽”、改造提升,改善道路形象。扎实开展企事业单位庭院绿化,完成滨河公园、韩愈游园等游园广场绿化改造。积极推进吉祥路、滩建路、谷黄线等通道绿化和农村“五旁”绿化,实现以绿连镇、以绿连村。
    (六)坚持优化结构,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提效,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持续壮大网络经济。深化“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平安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电商创意产业,支持淘易、百商、万意科技等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带动物流快递、信息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年内新增电商企业和经营户50家。持续扩大农村淘宝覆盖面,构建农产品上行通道。加强与阿里集团蚂蚁金服业务合作,依托其互联网平台资源,在“县域公共服务”、“信用县域”和“普惠金融”三大板块,展开全面合作,使智慧服务充分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智慧网络中心建设,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城管、公安、环保在线视频监控。
    加快壮大新兴服务业。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着力发展现代金融,积极引进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金融机构入驻孟州。着力发展保税金融、网络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业态,鼓励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债券,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设立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大力推广PPP、融建一体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引进先进理念,完成城市商业发展规划编制,大力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和老旧商业街区改造,进一步优化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布局。加快推进房地产去库存,调整土地供应规模,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道路桥梁冠名、路牌广告等公共资源经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城市发展“退二进三”,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集聚区搬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七)坚持塑造精品,不断做强文化旅游
    深度挖掘我市历史文化,整合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全域旅游,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弘扬韩愈文化。改造提升韩园,建设韩愈文化产业园,启动韩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成韩愈书院建设,启动韩愈文化公园一期工程。筹划拍摄韩愈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微电影、动漫,推动城市开发项目、入市口标志、公益广告等领域植入韩愈文化元素,叫响“韩愈故里”品牌。
    不断繁荣黄河文化。加大黄河湿地保护力度,依托沿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丰润园三期等项目建设,举办梨花音乐节等活动,打造集文化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挖掘南太行窑洞文化。以“老家莫沟”为样板,突出南太行窑洞特色,加快源沟、古周城、耿沟、张咀、岩山等村庄改造,与德众蓝梦度假旅游区联合开发,建设国内知名的南太行窑洞文化休闲度假区。
    加快开发水浒文化。充分挖掘我市快活林、十字坡、飞云浦、安平寨等水浒文化资源,讲好水浒故事,积极推进快活林休闲水街、水浒小镇建设。
    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结合“和睦家园”大讲堂,完成11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实施好“农家书屋”、“百姓文化超市”、“送文化下乡”等惠民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八)坚持民生优先,加快推进民生改善
    始终把百姓福祉放在重要位置,把更多财力、资源向民生倾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抓好脱贫攻坚。切实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因人因地施策,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精准考核,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完成上级下达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加强社会保障。稳步扩大社会就业,新增就业岗位4500个。加快建设健康养老中心,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尽快形成覆盖市、乡、村三级的“12349”养老服务呼叫网络。继续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改革,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青少年教育等服务。加强动态管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名师、名校、名校长”活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布局,完成大定小学、莫沟小学、文公小学及第三幼儿园建设,推进河阳小学、会昌小学建设。深化县域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医疗保险统一缴费标准、统一报销比例,做好分级诊疗等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数字化医院,建成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二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谋划实施公共体育设施,加快推进体育健身步道建设,完成中科阳光运动城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首届全民健身大赛。
    维护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孟州建设,完善“一村(格)一警”机制,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狠抓隐患整改,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平台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机制,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工作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扎实开展“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活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清正为民、团结务实、担当拼搏”的政府。
    坚持深化改革,建设效能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多证合一”,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建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认真做好上级安排的财税智慧云平台建设,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积极推进省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完善和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社会公示听证、政务公开等制度,广泛听民声,切实集民智,尽心解民忧。
    强化担当意识,建设务实政府。大力倡导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优良政风,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精神,把更多精力用在干实事、求实效上,以实干聚民心,以实效促发展。强化担当尽责,改进绩效考核办法,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担当,为敢于负责的负责,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奋发进取、勤政有为,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却,始终做到履职尽责不敢懈怠、为民服务不遗余力。
    严守纪律规矩,建设廉洁政府。巩固提升“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对工程招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重大项目等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监管,加强招标代理管理,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入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教育引导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富民强市责任重大,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斗志,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共同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孟州“四个建设”的新篇章!
     重要词语解释
  
    “1834”总体思路:中共孟州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孟州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实施八大工程、强化三项保障、实现四个建设”。围绕一个中心,即绿色发展。实施八大工程,即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交通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改善民生。强化三项保障,即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四个建设,即建设开放孟州、建设富强孟州、建设文明孟州、建设幸福孟州。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简化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五规合一:是指在巩固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接,实现上述规划的无缝衔接、精准套合。
    一修复三实现:“一修复”是指修复乡村生态,“三实现”是指实现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传统文化回归。
    七改一植:是指改墙、改房、改路、改水、改厕、改能、改网,植树造林。
    一区一带两网多点:一区:即西部岭区生态区。鼓励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和生态经济林,开展兼具生态、经济及景观功能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构建孟州西北部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一带:即沿黄生态涵养带。在黄河滩区及沿岸,重点建设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为主的苗木花卉片林或生态经济带。两网:即对所有沟河路渠进行高标准绿化,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和农田防护网络。多点:主要包括城区、村镇社区、湖库周边、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的绿化美化。
    扩范围、减费用、降标准:是指我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针对21个省定贫困村及西虢镇莫沟村的困难群众实施的医疗保障补贴政策,包括:困难群众(低保户、五保户)住院的费用,在政策范围内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补助后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市财政按80%给予补偿;持有新农合重症慢性病卡的困难群众,每人每月除新农合补偿外,剩余部分由市财政限额补偿200元等。
    和睦家园:是指把所在的村庄、单位和集体当成一个家,把孟州当成一个大家庭,通过开展“和睦家园建设行动”,认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平、和睦、和谐、和善”精神,以优秀传统文化洗涤思想,填补空缺,找回失去的传统文化精神,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村一警:是指“以社区民警为主体、专职辅警为补充”一村一警警务运营模式。
    一带十小镇:“一带”即黄河文化旅游体验带,打造黄河湿地文化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养老基地,积极融入河南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十小镇”即德众保税、桑坡皮艺、梦云电商、水浒小镇,以及以西虢、城伯、化工、赵和、槐树、谷旦等六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特色小镇。
    四张牌:这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总书记要求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个焦作:即打造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2016年12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即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全省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城镇特色更加鲜明,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镇吸纳力、辐射力明显增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批县级城市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孟州市被列入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试点市之一。
    9河9湖一环城、19水库4湿地:孟州市生态水系建设目标。“9河”:黄河、猪龙河、蟒改河、原蟒河、幸福河、小浪底北岸灌渠、黄河滩涝河、老蟒河、西霞院北岸灌渠。“9湖”:汶水湖、桑楼湖、太子湖、龙宿湖、长生湖、吉祥湖、南庄湖、城伯湖、南湖。“1环”:环城水系。“19水库”:孟州市境内的19座水库。“4湿地”:白墙湿地、南庄湿地、宋村湿地、第二污水处理厂湿地
    “345”: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3”,即产业集聚区将来实现的3个目标:保持全省十强,晋升“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力争早日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4”,即建设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德众保税4个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园区。“5”,即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石油化工、小微企业5个产值超3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
    一赛一节:“一赛”即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一节”即云台山旅游节。
    三权分置: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通过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进而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项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PPP:公私合作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放管服”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放管结合,促进公平竞争。“服”即优化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多证合一:在全市推行“五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和公章刻制备案,实行“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三个区分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