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政策解读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发布日期:2023-01-10

孟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孟州市委关于制定孟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市战略意图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统筹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时空安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党建作引领、产业促转型、城乡谋振兴、民生新改善”,围绕“1266”总体工作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全力打造“一城五区”,当好焦作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率先跻身全国百强县,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孟州开好局、起好步,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孟州篇章。


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实施民心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协同发展。以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两圈”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集聚区承接“两圈”产业转移取得新成效,推动保税中心与洛阳综保区开展“区仓联动”,积极融入洛阳自贸试验片区,谋划高铁、轻轨、快速路等基础设施向孟州延伸,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在服务“两圈”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坚决提升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务实重干。加快追赶,实现跨越,必须干字当先,把务实重干的优良作风继承好、保持好、发展好,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营造齐心协力、和谐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开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合心、合力、合拍共促孟州不断追赶、实现跨越。


战略定位

“十四五”时期,我市要在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全面提升战略位势,在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增强城市能级,立足打造“一城五区”发展定位,探索走好具有孟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导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主动融入洛济焦产业带,强化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区域联动,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支点。

——全省县域开放创新引领区。坚持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推动开放平台协作互动、创新载体融合共享、产业链条协同发展、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在更高水平开放、更深层次创新方面走在全省县域前列。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速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孟州经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践行“两山”理论和沿黄生态保护上率先突破,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上率先示范,在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上率先实践,把黄河建成岸绿景美惠民的生态河、文化河、幸福河。

——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区。在贯彻落实“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重大要求上当标杆,在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上做示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丰富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能级,完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更高水平满足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品牌。


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外部形势和发展条件,确立“1266”总体工作布局。“1”,就是紧盯“当好焦作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率先跻身全国百强县”这一总目标;“2”,就是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建设;“6”,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协同发展、系统观念、务实重干”六项原则;“6”,就是实施转型攻坚、强村富民、精致城市、生态提升、动能再造、民生幸福等六大专项行动。具体细化实化为“七个新”:

——经济质量效益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皮革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电子信息、保税经济、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提速扩量,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平均达到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高于焦作市及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左右。

——改革开放创新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四大开放平台作用充分发挥,积极承接先进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快融入洛阳都市圈,实现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R&D经费投入强度、专利申请量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全市科技综合竞争实力位于全省前列。

——乡村振兴建设实现新突破。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持全国前列,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农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5%,湿地保护率达到100%。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进步。主流思想引领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大幅提升,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全市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开发利用程度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品质达到新水平。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较好成效;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和解决相对贫困扎实有力,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彰显,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明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