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焦作日报》08版
核心提示
“韩愈故里孟州说”在学术界和文学界得到权威认可。
作为孟州的文化象征,韩愈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彰显了孟州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是孟州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
近年来,孟州坚定不移地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韩愈文化品牌,增强孟州人民对韩愈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孟州人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孟州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焦作日报刊发特稿《孟州:韩愈故里舍我其谁》,旨在彰显孟州在争当焦作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铿锵征程中满满的文化自信,以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向祖国献礼。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泰斗式人物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认证————
“韩愈故里,中唐人讲得非常明确,即河南府所辖河阳。他自言郡望昌黎,是因唐人有崇尚郡望,壮其门楣的风俗。”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原会长、河南省社科院专家张清华称。他在《韩愈大传》中考证,韩愈诗文中多次讲到他的里籍,且与他的弟子李翱、皇甫湜说法一致。“韩愈故里孟州说”在学术界和文学界得到权威认可,并且这一学术成果已经载入国家各类典籍和文献。
查阅《辞海》及多种版本河南文学史,均持此说。
孟州韩愈墓园,简称韩园,位于孟州市洛常路北侧韩庄村,它坐北朝南,坐落在紫金山半坡之上,南边不远处即是黄河。
韩园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历代有复修。1986年,它被评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园现存主要建筑有牌楼、神道、山门、飨堂、墓冢、碑廊、雕像、亭阁等。
韩愈墓南边不远,有两株唐代侧柏,系筑墓时所植,距今千余年,依然枝繁叶茂,孟州人称之为“唐柏双奇”,是“孟州八景”之一。唐柏蓊郁树冠下,还遮蔽着多通重要碑记,包括“唐韩文公神道碑”“韩文公墓考碑”“重修韩文公飨堂碑”“唐柏双奇碑”等。韩园内外,有多处重要题字。包括学术宗师任继愈所写斗方大字“韩文公祠”,有饶宗颐所题“泰山北斗”,还有韩愈研究专家、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清水茂所题“文起八代之衰”等。
题“泰山北斗”之饶宗颐者,一代国学大师,韩愈贬谪之地广东潮州人士。
1998年9月20日,饶宗颐来到孟州韩愈墓园祭拜,发表讲话称:“我七八十年前,继承父业,从事地方志的研究和编撰,韩公在潮州的丰功伟绩,爱民如子之心,已熏陶、感染了我的幼小心灵。如今年逾八旬,能来到韩公故里,代父祭拜,实现了我的夙愿。”
离开韩园,向西北约10公里,便到了韩愈祖茔地的赵和镇苏庄村。
在苏庄村北一片田地上,有一座青砖碑楼,碑楼内石碑上刻着“魏安定桓王韩茂之墓”。韩茂,是韩家来孟州第一代,此处系韩氏祖茔,安葬着韩愈的上六代,他的兄嫂和他的儿女也葬于此。
明代《河南通志》有相关记载:“自始祖后魏安定桓王韩茂以下,至文公父仲卿、叔云卿、伯兄会与嫂郑氏均葬于此。”
————传承————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孟州就对韩愈遗存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在学术研究、文化传习、品牌打造、文艺创作、文创产业等方面着力,创新性地传承韩愈文化体系。
孟州对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的韩愈墓祠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扩建,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园先后接待了江泽民、胡锦涛、乔石、贾庆林等多位党和国家前领导人,以及饶宗颐、任继愈、傅璇琮、霍松林等著名专家学者。
孟州市建成一大批诸如韩愈大街、韩愈小学、韩愈中学、韩愈书画院、韩愈宾馆、韩愈手机超市、韩愈花园小区等纪念设施,开展了一系列以韩愈冠名的苹果节、梨花节、文化旅游节、新春庙会、散文大赛、书画大赛等节会活动。多次承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韩愈文化论坛、韩愈文化报告会、唐宋八大家后裔联谊会、世界韩氏恳亲会等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孟州把脉,建言献策。出版一批弘扬韩愈文化、普及韩学知识的书籍,创办《韩愈文化》杂志,在有关媒体开辟了“走进韩愈”专栏,开通韩愈文化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多方位多渠道宣传韩愈文化。
不断加强同韩愈贬谪和宦游地广东省潮州市、广东省阳山县、江西省宜春市、韩愈成长地安徽省宣城市以及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东方文化研究会韩氏文化研究院的联系,达成“五地七方”共识。
————创新————
近年来,孟州市推进韩愈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为孟州发展赋能。让韩愈文化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走出孟州、走向世界,为孟州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焦作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凝聚力、文化软实力。
01
深入研究韩愈文化精髓。
孟州市充实韩愈研究所人才队伍,安排适当编制和经费,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够从事实际研究工作、热心韩愈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为客座研究员,大力发展韩愈研究会会员,壮大韩愈研究会队伍,把对韩愈的研究延伸到各个领域。编制韩愈文化研究中长期规划,明确不同时期的研究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深入挖掘韩愈文化的时代意义,收集韩愈及其有关的原著、著述、传说故事、家训家谱、格言警句等,向社会公众公布,为韩愈文化研究提供内容支撑。
02
坚持组织学习教育活动。
孟州市组织有关人员编印适应中小学生、各级干部、社会各界不同需求的《韩愈文化基础知识普及读本》,有选择性地利用民间文艺调演、诗歌朗诵等形式,普及韩愈文化知识。
举办弘扬韩愈文化报告会,邀请韩愈研究所知名专家、学者对韩愈文化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和理解。开展韩愈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社区)活动,依据韩愈教育思想,提炼各自的家风家训,让韩愈文化宣传教育在孟州遍地开花。
03
举办韩愈文化主题活动。
孟州市以“韩愈文化与孟州发展”为主题,举办2018海峡两岸韩愈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海峡两岸韩愈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安徽宣城、广东潮州、广东阳山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韩氏后裔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进行学术交流,扩大沟通合作。
邀请《河南思客》签约作家开展“韩愈故里孟州行”采风活动,撰写发表有关韩愈的文章。坚持举办韩愈诞辰纪念活动,讲韩愈故事,诵国学经典,举办“韩愈故里杯”征文活动、书画展、诗文朗诵大赛等,促进韩愈文化深入人心。
04
加强韩愈文化交流互鉴。
孟州市注重与其达成“五地七方”共识的县市和社会团体交流沟通,组团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在河南大学举办的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阳山韩愈文化研讨会、东方文化研究会韩氏文化研究院举办的韩氏拜祖活动,达成共同宣传弘扬韩愈文化的共识。在外地专家学者参观考察韩园之际,讲好韩愈故里故事、传播韩愈故里声音,听取进一步弘扬韩愈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05
不断繁荣韩愈文化创作。
孟州市不断从韩愈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把韩愈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批关于韩愈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小说《大唐泰斗韩愈》、电视剧《文圣韩愈》、新编历史剧《铁笔千秋》、话剧《勇夺三军》等。编辑出版《韩愈文化》杂志,实现全国发行。《焦作日报·孟州版》开办“韩愈故里文化孟州”栏目,刊登编发咏韩小说、诗文等文艺作品,“百代文宗”微信公众号不断播出韩愈文化小视频等。邀请文艺专家编排韩愈题材的快板、戏曲、小品等节目,在乡村巡回演出。配合焦作市豫剧团编排《监察御史韩愈》,受邀到孟州市举办专场演出,场场观众爆满,社会反响良好。
————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力推进孟州韩愈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助力孟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孟州市提炼精选出凸显韩愈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并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在城市文化广场改造中,增添大量韩愈文化元素。以韩园为依托,规划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3800亩的韩愈文化产业园,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文化创意、文艺演出、休闲娱乐于一体大型文旅综合体,为韩愈文化融合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同时,发掘和保护韩庄、苏庄、西武章、红星、东水运等村的韩愈文化遗迹,推进西武章、苏庄两村传统文化村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兼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前排左二),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宫松奇等考察韩园。
今后,孟州市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韩愈文化内涵、传承韩愈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深入挖掘韩愈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现形式,让韩愈及其文化“活”起来,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走出孟州、走向世界。
到2025年,孟州将基本形成韩愈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韩愈书院和纪念馆建成投用,文化产业园初具规模,韩愈品牌文化活动和主题旅游线路扩大影响,具有孟州特色和风格的韩愈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人才和文化产业更加富集,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韩愈文化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鹏报道
(图片均由孟州市韩愈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