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既是加强基层团建的重要内容,又是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效手段。孟州团市委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党建带团建为原则,以“五个创新”为内容,积极争取市党政领导的支持,成立以市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组织部副部长、团委书记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团委副书记和各乡镇党委副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共孟州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孟州市委关于开展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主要任务、推进步骤、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格局创新工作。至目前,全市所辖的7个乡镇、4个办事处均已圆满完成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抓领导班子创新。一是强化核心,调整并扩大了基层团组织的领导班子配备。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团委副书记的配置模式,重点从农村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和优秀外出务工青年等群体中把有能力、有想法、有公益心的青年充实到团委班子中来,增加班子配备,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我市乡镇街道新的班子呈现出年轻化、多元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0岁,学历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巩固中心,加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市所辖乡镇街道大都以村委会为依托建立起了青年活动中心,新选拔的编制外副书记和委员均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青年领域,扩大了团委班子的代表性,更加贴近农村青年的实际,新班子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进而增强了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抓运行机制创新。以“五四”表彰大会为契机,我市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全面启动。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安排部署,建立工作台帐,及时掌握各乡镇街道格局创新工作的新动态,并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督促。一是更加科学的明确了乡镇街道团(工)委的定位。积极统筹协调各级团组织的工作力量,通过网络、手机平台、QQ群等方式更好的了解,服务和凝聚青年,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团活动制度。为了确保组织格局创新后工作的正常运行,团市委成立了青年团干部QQ群,为专、兼职团干部相互学习、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并定期发布各级团组织相关文件精神供团干部们学习。各乡镇街道团(工)委在其党委的指导下建立了《团委工作例会制》、《党委定期听取团委汇报制》、《兼职团干部会议制度》、《专兼职干部学习制度》、《专兼职团干部工作量化考评制》等,通过电话、网络、见面等方式加强兼职团干部进行联系,使团组织格局创新后的工作更加制度化和常态化,实现团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三是积极探索科学的团活动项目实施机制。在组织格局创新活动中,各级团组织分别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项目量化评价制度,使团工作实施有目标,推进有步骤,过程可监控,效果可评价,逐步增强团工作的计划性、可控性。
抓激励制度创新。我市团委把考评激励贯穿于团干部任职的全过程,建立了包括“任期承诺制”、“工作分工责任制”、“年度报告制”、“推优入党制”和“推干荐才制”在内的一套科学完整的考核激励体系,充分尊重、尽量满足团干部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组织团干部参与各类培训,给予其适当的政治荣誉,激发和保护好工作热情。真正实现了团干部“任初有承诺,任中有考核,任后有出路”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团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团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团组织工作蒸蒸日上。
抓联系渠道创新。团市委以乡镇街道团(工)委班子调整扩容为契机,积极吸纳各行业优秀青年加入团委班子,增配编制外青年团员兼任团委副书记、委员,打破了以往团组织“封闭割裂”、团干部“单兵作战”的状况,充分发挥了基层团组织成员各自联系资源的优势,拓宽了团组织整合资源的渠道,通过尝试“产业+支部+团员”等新的团组织创建模式,不断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加了团组织资源的拥有量,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外通过团组织格局创新,各行代表进入了团委班子,党、团会议制度化,实现了“政策精神直达各村,青年需求直达政府,进展效果实时反馈”的互动沟通模式。
抓服务途径创新。我市团委将服务途径创新作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服务基层团建,增强团的建设活力。在充分挖掘青年聚集、沟通、交流、联络的内在一致性因素基础上,以加强情感沟通和有效服务为方式,设计乡镇街道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不拘一格、灵活方便地加强区域内团组织建设,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进一步建立与普通青年的稳定联系。二是服务团员青年,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利用手机短信、QQ、手机报、网络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延伸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手臂,正确归纳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关键点和困惑点,通过团组织骨干成员与青年形成的友谊、情感和信任影响青年的思想和行动。三是服务青年创业,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大力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探索乡镇青年在小额贷款、技能培训、科技信息等方面的需求,围绕区域内党政工作中心,服务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团组织的作用。“三服务三增强”原则的落实使团的服务真正取得实效。
在“五个创新”工作精神的指引下,我市各乡镇街道形成了1名团委书记、2—3名副书记、4—5名委员组成的新的组织格局。团组织格局的创新充实了乡镇街道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增强了团的组织活力,扩大了青年工作的覆盖面,提升了基层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共青团“桥头堡”的作用,为党做好农村青年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