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政办〔2020〕53号
孟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孟州洛阳同城一体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孟州洛阳同城一体深度融合联动发展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0年11月17日
孟州洛阳同城一体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落实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重点任务的责任分工》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洛阳副中心城市对我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市积极融入洛阳都市圈,加快促进洛阳孟州同城一体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经研究,现就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明确如下:
一、产业项目共链
1.推进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联动发展。以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皮革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保税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三大新兴产业为依托,加强与洛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洛阳、孟州产业联动发展,设立洛阳高新区孟州片区,共享基础配套服务,实现优势互补。(责任单位:市产业集聚区)
2.联合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将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石化园区纳入《洛阳市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洛阳至济源高端石化产业带。依托地缘优势,打破区域限制,引入洛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产业链上下游乙烯链、丙烯链后续项目入驻石化园区,共同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产业集聚区、科工局)
3.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发挥孟州中原内配气缸套产销世界第一等优势,积极与一拖集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加快孟州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洛阳装备产业向孟州转移,实现相关配套、专业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万亿级规模的装备制造集群。重点支持中原内配、中原吉凯恩、中内凯思、领途汽车、谊善车灯、纳宝车业等产品在洛阳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等领域的合作应用。(责任单位:市产业集聚区、科工局)
4.加强两地优势资源融合和新材料研发延伸产业链。支持大地合金、飞孟金刚石与洛阳钼业等企业的合作,延伸铝钨钼钛铜镁精深加工产业链,完善贵金属与铸造、新材料产销产业链。设立洛阳恒生科技园孟州分园,加强合作联动,积极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人才引进,推动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产业集聚区、科工局)
5.加强沿黄农业科普与产业联盟。利用黄河滩万亩韭菜基地资源和岭区优质果品资源,加强与洛阳农业科技部门合作,共同研发蔬菜、水果新品种,探索在孟州、吉利黄河沿岸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合作打造蔬菜、水果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仓储,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交通体系共联
6.积极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在孟州吉利共站。共同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项目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孟州与吉利之间适当位置设站,探索共用站址、共享站名,方便孟州、吉利两地群众出行,共同迈进高铁时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7.共同探索未来郑银高铁线路走向与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在孟吉交汇共站。郑银高铁是一条未来由银川至郑州的高铁线路,研究线路途经济源、孟州、吉利。对接吉利考虑此线路与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交汇设站问题,充分预留站址位置和空间布局,实现双条高铁线路的融汇和共站。(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8.积极谋划城际轨道交通。谋划洛阳至孟津、吉利延伸至孟州主城区的轻轨线路,布局孟州吉利轻轨站,实现与洛阳主城区轨道交通联接,补足交通短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交运局)
9.加快打通货运铁路专用线。科学论证,积极推进北接济源轵城站、西接洛阳石化厂区的货运铁路专用线,构建济源、孟州、洛阳货运铁路物流枢纽。(责任单位:市交运局、产业集聚区、发改委)
10.开通洛阳至孟州城际公交。借鉴郑焦城际公交运营经验,加快开通孟州到洛阳中心城区、龙门高铁站的城际公交专线,推动实现两市公交“一卡通”。(责任单位:市交运局)
11.联合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共同打造航空经济区。加快孟州通用机场规划建设,构筑孟州至洛阳伊滨区通用航空空中走廊,实现两地通航,开设两地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空运物流等通航业务,联合打造以通航产业为依托的航空经济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
12.争取洛阳二环高速尽快实施。规划洛阳二环高速由偃师向北过黄河在黄河北岸连通沿黄高速,把孟州市区划在二环内,形成“半小时经济圈”。(责任单位:市交运局)
三、文旅合作共融
13.加强文化旅游宣传互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品牌共建。围绕韩愈文化、黄河文化、南太行窑洞文化等资源,充分与河洛文化相济相融,共同打造沿黄湿地生态游、韩愈文化研学游、南太行风光体验游。(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
14.叫响文旅品牌。提升韩愈品牌,探索将韩愈故里文化节与洛阳牡丹文化节同期举办,加强唐文化与现代艺术节的融合共鸣,开展两地文化艺术交流,举办以文化旅游为主的主题展览会;叫响老家莫沟品牌,共同打造沟域经济和民俗文化,形成孟州—洛阳一日游经济圈,共享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
15.发行洛阳孟州区域旅游年票。(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
四、商务平台共建
16.积极融入洛阳综保区。探索“区仓联动”模式,依托孟州德众B型保税物流中心现有完善的海关监管区基础设施和独特的资质资源,将孟州保税园区纳入洛阳自贸区发展,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支持孟州保税园区利用自身的区域、政策、产业等优势,从稀缺资质、口岸功能、信息系统和仓配联动四个方面与洛阳综保区实现资源资质的互享互通,促成两个园区的数据合并和资源资质共享,探索在黄河北岸设立洛阳自贸区豫北片区。(责任单位:市保税管委会、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17.积极推进商业融合发展。提升孟州现代服务业水平,在商贸、餐饮、住宿、会展等方面与洛阳加强合作,建立商务合作同盟,引入洛阳城市商业综合体经营模式,开展产业联盟。鼓励在产业集聚区和德众保税中心有限公司布局星级酒店和会展中心,承接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外溢客源、服务两地对大型会议展览需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五、公共服务共享
18.推进医疗卫生建设。依托孟州市新建第一人民医院项目,与洛阳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合作,探索多元化共建模式异地设立医疗分支机构。(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19.特色医疗中心合作。以提供高质量的特色医疗服务为目标,成立特色专科,推动市中医院和三级甲等公立专科医院洛阳正骨医院合作,提高我市医疗水平,满足我市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20.加强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共建洛阳都市圈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都市圈医院检验结果共享和互认。结合新技术,实现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以上医院、对口培训和技术帮扶医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21.共享资源,打造康养基地。利用黄河森林湿地资源和岭区沟域水系自然生态,联合打造有品质的康养基地,开展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民政局、卫健委、文广旅游局)
22.引进洛阳优质教育资源在孟设立分校。推动两市职业教育深度合作,为两市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等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依托洛阳高等院校,探索在孟州设立分校或合作办校,培养高层次人才。(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六、生态环境共保
23.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孟州与洛阳隔河相望,共担保护黄河母亲河的重任。在黄河湿地保护、黄河水土保持与污染治理、黄河沿线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黄河流域开发管控、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平台与机制方面,与洛阳市实现无缝对接,共同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共同抓好湿地资源保护,协同推进治理,协同推进开发,共同构筑黄河两岸生态观光长廊。(责任单位:焦作市生态环境局孟州分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河务局)
24.加快推进西霞院库区引黄灌溉工程建设。西霞院库区工程涉及洛阳吉利、济源、孟州以及温县、武陟、新乡等地区,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要抓好孟州段、吉利段以及下游段的衔接,通过引黄增加灌溉面积,补足地下城市水源,并打造孟州吉利南线引黄观光旅游带。(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25.抓好蟒河流域生态治理。蟒河流域完全在洛阳都市圈规划范围内。蟒河流经的济源、孟州,均是洛阳都市圈的核心区。建议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将蟒河流域治理纳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大力推进蟒河沿线生态廊道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七、突发事件共防
26.建设联防联控指挥平台。加快孟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主动与洛阳市应急管理局对接,建设联防联控指挥平台,推动应急平台数据交换、系统对接、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两市应急指挥体系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27.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主动参与建设豫西地区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孟州市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协调推进森林防火、抗洪抢险、地质灾害处置、事故灾难救援等工作对接,强化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故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28.建设危化应急救援基地。积极参与危化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依托洛阳石化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河南省危化应急救援基地,承担省内特别是洛阳、孟州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任务。(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29.开展空中救护。依托洛阳龙门通用机场和孟州拟建的通用机场,建设两地空中救援中心,承担两市航空应急救援任务。(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30.组建产业集聚区消防中队。以孟州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为依托,共同组建产业集聚区消防中队,与洛阳石化消防中心实现无缝对接,开展两地消防共建和实战演练,共同维护两地消防安全。(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