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大家听说过澄泥砚吗?知道澄泥砚是用什么制作成的吗?”“丰收的季节到啦,大家能不能用我们眼前的黄河泥,制作出一个玉米、一串花生呢?大家跟着我,动手试试啦。”近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从化工镇横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展馆传出,黄河澄泥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伟正向一群孩子们介绍澄泥砚的文化价值、制作工艺等知识,据悉,这是化工镇开展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一个缩影。
活动中,李伟采取“讲解+演示+实操”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黄河澄泥砚的有关知识,并手把手教大家现场制作澄泥砚,现场的孩子们热情高涨,拿起手中的黄河泥拍打、捏制,并不停的向李老师提问。
化工镇位于孟州市东南,南临黄河,水源充足,依托得天独厚的黄河资源,该镇发展传承了黄河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州澄泥,土乎成质,陶乎成器,砚乎研乎,与瓦砾异,质坚如石,细润如玉,唐人品砚,以为第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瘗砚史》一文如是记载。
近年来,化工镇以黄河澄泥砚为元素,着力打造了横山村传统村落,建成澄泥砚展馆一座,吸引周边百姓前来参观学习。坐落在村中心的村史馆,也设置了澄泥砚展示台,每周定时开放,辖区的老百姓、小学生会经常到这里感受黄河澄泥砚的文化魅力。2023年,化工镇以传统技艺为载体,联合传承人李伟、河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李姣等人,成功搭建“文化+研学”的非遗体验平台,开展宣讲、教育、文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
“通过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澄泥砚背后的文化故事,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拉近了孩子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也提高了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李伟说。
据了解,目前,化工镇澄泥砚展馆已入选首批孟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累计研学培训中小学生1200余人次,接待各地喜欢澄泥砚的书画家、艺术家数百人,同时,李伟、李姣还走进学校讲述澄泥砚文化遗产,开展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学活动,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倾力让更多人了解澄泥砚。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集文化交流、非遗展演、艺术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科学地、系统地管理好、保护好、传承好我们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使之根脉相续,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化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